English

人祸猛于天灾

关于华北水危机的调查思考
2000-08-13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2000年的春夏之交,旱魔肆虐着北方大地,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全面告急。事实上,华北缺水并非一日之忧,多年前人们就在讨论的水危机,如今终于“狼来了”。因为过量超采地下水,华北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地下大漏斗,并引发了地面沉降和一系列环境问题。

记者近来在华北地区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河北省采访中发现,造成水危机日甚一日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外,“人祸”更猛于天灾!

爷爷都没水了

谁还管得了孙子!

尽管近年来华北水资源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但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许多领导根本不考虑当地水资源情况,为追求政绩一味上高耗水的工业项目,某些地方甚至花钱请专家论证的不是这个项目适不适合在当地建设,而是千方百计“找出”当地具有项目上马的“优势”。对此,水利部门也往往在领导示意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是这种“政绩观”的极度膨胀,导致了华北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

河北沧州市,早在几年前就喊出了“建设我国第三座化工城”的目标。短短几年,一批高耗水的化工企业便纷纷上马,规模日益扩大。但由于企业项目建设脱离了水危机日益加剧的现实,使这个本是华北最缺水的城市水源供应更加雪上加霜。

邢台市,生活用水早已频频告急,但全市却先后建起了100多个高耗水的企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没有考虑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水利部门甚至连知道都不知道。某县政府为了上一个年耗水量达2000万立方米的大项目,竟“大方”地向投资者减免了3年的水资源费。

在许多干部眼里,争资金上项目好像并不关水利部门的事,有的即使知道相关规定,也不愿让水利部门参与,生怕在水利论证中把项目“搅黄了”。事实上,90年代中期,华北一些地方就提出了建立“以水定人口、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规模”的水资源使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但时至今日,水患意识仍没有能够深入多数干部的头脑中。一位水利干部在向地方领导提出项目建设应考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时,竟遭到领导当头棒喝:“爷爷都没水了,谁还管得了孙子!”

有水快流结出苦果

相当长一个时期,有人曾强调“有水快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岂知,结果无限制地开掘自然资源带来了一系列恶果。

河北肃宁县,曾是7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为发展农业生产,解放后当地干部群众就开始大打机井。如今随着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当地机井枯了打、打了枯,浅了不行就往更深处打。有关统计表明,在这块面积只有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浅机井总数竟达6500多眼。群众形象地说,肃宁几乎已经打成了“蜂窝煤”。

记者在华北等地农村采访,常常可以看到墙壁上书写着“打井”字眼的广告,一些地方甚至提出了诸如“万眼井工程”、“千眼井大会战”等口号。许多干部群众并没有意识到超采地下水带来的严重后果,总觉得水是取之不竭的资源。认识上的误区使他们甚至包括一些水利干部,平时的工作就是争取资金,打井取水。

头痛医头难治根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各地普遍推行的工程节水措施,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华北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产业结构,这种与水资源配置极不合理的经济格局对加剧华北水资源危机构成了巨大威胁。

滏阳河流域,如今是华北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然而,就是在这条河边,却分布着大片的稻田、藕塘。每到用水高峰期,就会发生人地争水的紧张局面。当地政府为了防止田地争夺水源,不惜派出大批干部沿河把守,千米一岗,以确保城市生活用水。

类似现象在华北平原并不鲜见,仅河北省就有高耗水的小麦4000万亩左右,而它的生长期在降雨期之外,用水量占全省农业用水的60%以上,并成为严重超采地下水的主要原因。农业专家忧心忡忡地说,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农业用水就不可能大幅度减少,水危机就会进一步加大。

水利部水资源司石玉波博士认为,保持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一方面是千方百计增加供给,一方面是想方设法降低需求,这就要求工业的发展必须按水资源条件设置,严重缺水地区不能建耗水大的项目。他说,以供定需是华北乃至全国的必然选择,小城镇建设同样如此,不能撇开水资源供应现状而盲目发展、扩大。

采访中,不少农业专家普遍认为,工程节水只是农业节水的一个方面。目前,华北地区首要的是应当加强品种改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水利条件不好的地方,应该种油葵、棉花、红薯、花生等耐旱作物。

多龙管水亟需改变

“采水的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谈到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水资源水环境研究室主任梁季阳教授指出,当前存在的部门分割、多龙管水的体制,严重妨碍了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统筹兼顾,是影响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

水利部一位干部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是目前多龙管水体制的典型产物。她告诉记者,在华北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城建部门每年要收取约2000多万元的水资源费,但多数资金并未用到水利上,而是花在了城市建设上。但有的部门领导却说,只要能为政府解了难增了光,谁还管它水荒不水荒。

与水资源管理体制一样,用水机制的改革也成当务之急。专家指出,华北地区的节水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节水力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突出水的商品性,未真正建立起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运行机制。

河北省大名县水利局局长张峰说,现在农民浇地只认4个字:“省钱省事。”在农业用水尚未收费的情况下,自然没人关心多用水还是少用水,这给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的推广和高效利用带来了较大难度。只有当用水像用电一样,多用多收费,少用少交钱之时,这种状况才会有根本改变。

武安市水务局副局长任保国告诉记者,在这个市的一些贫水村,每到枯水季节,都会有许多外村的水贩子到村里卖水,价格有的每立方米10元,有的高达十二三元。尽管这增加了农民负担,但过去那种随意浪费的现象却不见了。看来,用经济手段调控比任何宣传和行政命令都来得容易,收效也更明显。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必须确立的一项国策。面对缺水日甚一日的趋势,只有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用水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通过不断增强人们的水忧患意识,更新人们的水观念,从资源、生态的角度去认识水,才能为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创造条件,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据新华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